
3月23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携手宾大沃顿中国中心邀请水岩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吕江先生做客主题为“新经济、新科技–预见中国新未来”的View From the Top高端视点沙龙,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
吕江先生在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工业自动化、实时操作系统和量化交易方面拥有超过23年开发及实施经验,于2015年创建水岩科技。目前水岩科技已经成为在仓储物流机器人的科技领域拥有全球先进技术、快速发展的科技创业公司。
吕江先生表示,机器人是整个AI领域中的很小的分支,AI有很多具体的分支领域。大众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最接的问题就是现在的AI技术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在吕江看来,人工智能技术仍处在发展阶段,与大众仍有一定距离。
我们普遍希望AI技术可以成为一个专家型的帮手,吕江表示,在部分系统里面AI技术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然而在另外一些领域,AI的形态以及技术程度,仍不能达到大众所期待的效果。吕江先生透露,在目前的工业领域,智能机器人应用可以用更多自动学习的方法解决的问题。
吕江说我们应对AI真正走到我们生活当中存有希望,但其实践过程将会比较艰辛,还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试验,如果走得太快,就会发生问题。
吕江强调,AI技术对于人类的帮助有限,目前仅能在非常清晰的条件和边界的情况下实现能够比较好的帮助人类。例如,智能机器人能够在围棋比赛中取胜的原因就是比赛有非常清晰的规则和规矩。目前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领域很多时候是需要主观的人为判断来完成。
物流领域由来已久并在不断的进化当中。发达国家整个物流产业在整个GDP中的约占7%。中国物流整个行业收入以及所花费占中国GDP的14.8%,而且中国的GDP占整个全球GDP非常重要的一块,吕江称,这说明中国物流市场是全球物流市场里面最大的一块。
吕江指出,在整个物流行业里面,机器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取代部分人员。人口的素质的结构变革是整个物流行业将会遇到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如果总体的教育水平提高后,愿意从事物流行业的人数将下降。目前,我们正处于物流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在很多的物流环节上存在劳动力人口缺乏的问题。尽管中国的失业劳动力人口仍数量庞大,但是愿意去仓库里做体力的劳动的数量相较之下仍较少。
因此,现在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来在仓库里面支持基本的体力劳动。随着我们人口的整个教育素质的提高,肯定愿意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员会逐步地减少。与此同时了,我们对物流的依赖在不断加大。我们对物流的一些新的要求、新的依赖使得需求和从业人员两方面的矛盾不断增加。
另外,物流行业表现出集中性,以及它在局部地区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同时,电商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我们整个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大众对于快递次日达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物流行业需要更加快速的反映,更加精准的运作,还有更加可靠的物流系统来帮我们做这件事情。在这个里面,对于AI,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就体现出来了。
机器人化的物流仓库全部由机器人完成运载并通过一定的算法来实现机器人间的交流。但拣货的部分仍在使用人力完成。吕江表示,这就是人工智能难以超越人力的部分,但规格标准的产品可以完全用机械臂来完全取代人工。机器人化的仓储物流正在实现人机协作甚至无人化运作。